在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杨楠村,一座天然溶洞被改造成篮球场,为村民和游客带来独特体验。
在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思渠镇杨楠村,一座天然溶洞被改造成篮球场,为村民和游客带来独特体验。
走进溶洞篮球场,映入眼帘的是17支队伍在场上奔跑、投篮,队员们大汗淋漓,尽情享受比赛。球场上方的灯光照亮整个场地,观众呐喊助威,欢呼声在溶洞内回荡。据了解,该溶洞篮球场占地近5000平方米,可容纳4000余人,洞内恒温约22℃,冬暖夏凉,既能遮风挡雨,又不受天气影响,为篮球爱好者提供了理想场地。
8月1日,第二届“洞感”篮球赛在这里火热开赛。
8月1日,第二届“洞感”篮球赛在这里火热开赛,为期5天。各村(社区)15支男子篮球代表队参赛,队员来自镇内单位、企业、村(社区),还有外迁人员和外援。比赛现场,既有80多岁的老人,也有几岁的小孩,还有从县城赶来的游客。思渠镇村民杨再军感慨:“家门口的‘洞篮’比赛太精彩了,带来热闹,还让外面的人知道了思渠‘洞篮’,为我们镇带来了人气!”游客何幺妹激动地说:“洞内非常凉爽,球赛激烈,观众热情,欢迎大家来感受不一样的‘洞篮’。”
8月1日,第二届“洞感”篮球赛在这里火热开赛。
赛事组织立足本土,开放包容,联村、联单位组队的方式,提升了竞技水平与观赏性,激发了全民参与热情。一口刀村男子篮球队队员张航表示:“外面气温30多度,这里很凉快,打球舒服,我们首战告捷,希望继续拼搏取得好名次。”
8月1日,第二届“洞感”篮球赛在这里火热开赛。
这场篮球赛不仅是体育盛会,还带动了当地经济。球场外,“农家快餐”、冰西瓜、烤肠、饮料、炸洋芋等特色美食摊位林立,热闹如集市。商户田军说:“现场人很多,我们备了300多斤西瓜、4大桶饮料、500根烤肠,今天卖了2000多元,生意很好!”
8月1日,第二届“洞感”篮球赛在这里火热开赛。
溶洞篮球场的建成,凝聚着村民的心血和政府的支持。村民自发集资10万余元,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多种渠道筹措190余万资金。杨楠村党支部书记杨雄说:“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,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精神文化生活单调,大家希望建设体育设施。露天篮球场受天气影响,而溶洞建球场既不受天气影响,又有地方特色。”
如今,溶洞篮球场成为思渠镇“网红景点”,未来还将与周边景区联动,举办更多文体活动,推动农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。思渠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杨敏表示:“我们将立足丰富的文旅资源,不断完善配套设施,以洞为景、以球为媒、以景揽客,全方位展示土家族的民族文化和美食文化,带动吃、住、行、游等旅游产业发展。”
从溶洞篮球场的建设到“洞感”篮球赛的举办,展现了思渠镇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积极探索。将自然奇观与体育赛事结合,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,还激活了乡村赛事经济,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。未来,“洞篮”有望成为思渠镇乃至沿河的一张亮丽名片,吸引更多游客,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(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施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