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秋将至,老人说“5菜不上桌,福气不进门”,5菜指啥?老传统别丢掉

   日期:2025-08-11     作者:12yuv       评论:0    移动:http://as.tongchengxian.cn/mobile/news/101.html
核心提示:8 月 7 日立秋一到,院子里的蝉鸣就弱了几分,奶奶总会念叨:“秋来啦,该把那几样吃食端上桌了。” 在咱老祖宗的讲究里,立秋不

图片

8 月 7 日立秋一到,院子里的蝉鸣就弱了几分,奶奶总会念叨:“秋来啦,该把那几样吃食端上桌了。” 在咱老祖宗的讲究里,立秋不光是季节的转折点,更是藏着对日子的期盼 —— 有句俗语说得好,“5 样不上桌,福气不进门”。这 5 种食物,连着老辈的习俗,载着对新季节的祝福,立秋这天可得安排上,快看看你家备齐了没。

图片

1、红烧肉:一口肉香补秋膘,秋天的底气从这口来

立秋最实在的讲究,当属 “补秋膘”。夏天热得没胃口,筷子碰不上肉,身子骨像被抽了点劲儿。立秋一到,就得用一碗红烧肉把这亏空补回来 —— 这可不是瞎吃,老辈说 “秋膘补得足,冬天不怕冷”。

选块带皮的五花肉,切成两指宽的大块,焯水去血沫,砂锅小火咕嘟着。冰糖在锅里炒出琥珀色,倒上生抽、老抽,再扔几颗八角、桂皮,汤汁咕嘟冒泡时把肉倒进去,小火炖上一个钟头。掀开锅盖的瞬间,肉香能飘满整个院儿:肉皮皱巴巴的吸饱了汁,瘦肉嫩得发亮,肥肉炖得入口就化。夹一块配米饭,甜丝丝、油润润,吃着吃着,夏天掉的秤、缺的劲儿,仿佛都被这口肉填满了。这口扎实的香,是秋天给的底气,也是对日子红火的盼头。

图片

2、玉米:啃口秋玉米,嚼出丰收的甜

立秋的街头,总能闻见烤玉米的香 —— 铁桶里炭火噼啪响,玉米棒子被烤得焦香,外皮有点发黑,里头的粒儿却甜得冒汁。这就是老辈说的 “啃秋”,立秋啃口玉米,像是跟秋天打了个招呼:“丰收的日子来啦。”

新下来的玉米最金贵,颗粒饱满得像裹了层蜜,剥开绿皮,须子还带着湿乎乎的潮气。除了烤着吃,煮玉米更家常:锅里加把盐,玉米煮得开花,捞出来啃得满嘴甜,玉米须子别扔,煮水喝能去秋燥。小时候跟着大人下地掰玉米,胳膊被叶子划得痒痒的,可啃着刚摘的玉米,甜汁顺着下巴流,那股子新鲜劲儿,就是秋天最直白的快乐。啃秋啃的不光是玉米,更是对来年五谷丰登的念想。

图片

3、饺子:金元宝似的饺子,抓秋膘更抓福气

北方人对立秋饺子的执念,就像过年少不了春联 —— 这叫 “抓秋膘”,饺子捏成金元宝的样,端上桌,抓一个放嘴里,就像抓住了秋天的福气。

全家围在案板前包饺子的场景,是立秋最暖的画面:妈妈揉面,爸爸擀皮,孩子在旁边揪块面团玩。馅料得是猪肉大葱的,肉剁得细腻,葱切得细碎,拌上香油、酱油,香得直咽口水。饺子下锅 “咕嘟咕嘟” 翻涌,捞出来个个挺着肚子,蘸点醋,咬一口,汤汁溅出来,肉香混着葱香,暖得从嘴到心。老辈说 “立秋吃饺子,冬天不冻耳”,其实啊,吃的是团圆,抓的是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福气。

图片

4、立秋蛋:红壳蛋、茶叶蛋,一口补出秋劲儿

立秋的早上,灶台上总飘着煮蛋的香 —— 这是 “补秋” 的讲究,鸡蛋平价又滋补,老人小孩都能吃,被老辈叫做 “秋补第一口”。

讲究点的,会把鸡蛋染成红色,红通通的摆一盘,看着就喜庆,像把秋天的红火端上了桌。最简单的是白煮蛋,水开后煮 6 分钟,剥壳滑溜溜,蛋黄刚凝固,带着点溏心,蘸点白糖,是小时候最期待的味。爱折腾的就做茶叶蛋:八角、桂皮、茶叶煮出卤汁,鸡蛋敲裂了泡进去,小火咕嘟半小时,蛋白上渗着茶褐色的花纹,咬一口,咸香带点回甘,上学、上班揣两个在兜里,饿了啃一口,浑身都有劲。立秋吃蛋,补的是精神头,盼的是一秋安康。

图片

5、西瓜:咬口秋西瓜,甜甜蜜蜜过夏天

立秋的午后,切开一个沙瓤西瓜,“咔嚓” 一声脆响,红瓤黑籽,汁水顺着刀流下来 —— 这是 “咬秋” 的老传统,咬一口西瓜,像是跟夏天好好道别,也给热烘烘的身子降降温。

这时候的西瓜,甜得正合适,不像盛夏的那么寡淡,也不像快下市的那么水。全家围着瓜盘坐,你一块我一块,汁水滴在手腕上,凉丝丝的。有的人家会把西瓜切得大些,孩子抱着啃得满脸红,大人笑着说 “慢点吃,别呛着”。老辈说 “咬秋咬秋,咬走秋燥”,其实啊,是借着这口甜,把夏天的热、心里的躁,都轻轻放下了。吃完这口瓜,就安心等秋天的风,吹黄叶子,吹熟果子。

 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最新资讯
0相关评论

相关文章
最新文章
推荐文章
推荐图文
最新资讯
点击排行
{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隐私政策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鄂ICP备202001847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