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南亚局势风云变幻!中国外交部迅速采取行动
据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报道,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14日在云南省安宁市与多国外交部长举行会谈,这些部长均是来华参加澜湄合作第十次外长会议的代表。与会的有泰国外长玛里、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布拉索昆、缅甸外长丹穗、老挝外长通沙万和越南副总理兼外长裴青山。王毅在当天与柬泰代表达成了三方共识,进一步推动了地区和平与合作的进程。
王毅强调,柬泰双方都不愿意看到边境冲突持续,双方都有意通过对话恢复正常关系,并在此次澜湄外长会议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契机。他指出,安宁象征着和平、和谐与友善,正是这种精神为邻国之间的良好相处奠定了基础。他还引用了中国古话“冤家宜解不宜结”,表达了通过对话化解争端、恢复和平的愿望,希望柬泰两国在安宁的氛围中共同发出“安宁之声”。
中国方面愿意根据柬泰双方的意愿提供支持和帮助,尤其是在边境扫雷等方面。王毅提到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”,强调了柬泰是长期的邻居和兄弟,相信两国能够妥善处理纷争,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,促进两国人民的共同福祉。此次会晤也让地区其他国家感受到了稳定与和平的期盼。
柬泰外长也对中国的积极调解和支持表示感激,称高度赞赏中国在缓解局势和推动对话方面的建设性作用。双方一致重申,和平至上,睦邻友好最为重要,并表示愿意落实停火协议,强化对话机制,确保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。
中泰关系稳步发展,美国无从下手
首先看中泰两国的深厚关系。中泰之间的“亲如一家”的情谊通过经贸合作得到了充分体现。据统计,2024年中泰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339.8亿美元,同比增长了6.1%。其中,榴莲贸易尤为显著,中国从泰国进口的榴莲约占全球市场的60%。仅仅是泰国的庄他武里府,今年预计就将向中国出口80万吨榴莲。
中泰两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尤其是在高铁项目上。中泰高铁是连接昆明与曼谷的“钢铁丝路”,其一阶段工程(曼谷至呵叻段)预计将在2025年竣工,届时昆明至曼谷的行程将从30小时缩短至10小时。这条铁路不仅是泛亚铁路中线的关键组成部分,更承载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厚望。正如王毅所说,“中泰要落实两国领导人的重要共识,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结出丰硕成果。”
澜湄合作机制日益壮大,助力区域稳定与繁荣
澜湄合作机制自2015年首次召开外长会以来,已经从一个起步阶段的合作框架发展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。六国在政治安全、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,特别是在互联互通、产能合作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。数据显示,2022年,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贸易额达到4167亿美元,较机制成立之初翻了一番。中老铁路和金边-西哈努克高速等标志性项目,展示了澜湄流域经济合作的初步成果。
澜湄合作还特别注重民生项目的推进。以“丰收澜湄”项目为例,它帮助缅甸农民增加产量和收入;“甘泉行动”为柬埔寨偏远地区提供清洁水源,受益人口超过1万人。这些看似“小而美”的项目,正如王毅在第九次外长会议上所提到的,让流域民众真切感受到澜湄合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。
其中,最为突出的一项共识是,中方愿意继续根据柬泰两国的需求,提供进一步支持,特别是在边境扫雷方面。自1999年以来,中国已经帮助柬埔寨清理了超过100平方公里的雷区,销毁了近7.8万枚地雷,惠及了150万民众。2023年,"纯净家园"行动中,中国扫雷官兵在柬埔寨柏威夏省成功处置了7枚未爆炸弹,为当地带来了和平的曙光。
中国的行动彰显了作为大国的责任感,而这一切都以“根据柬泰双方意愿”为前提,表明了中国对两国主权的尊重,并且始终秉持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原则。
面对复杂局势,六国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
尽管柬泰边境的地雷问题尚未完全清除,中泰高铁的技术标准分歧仍需进一步协调,美国等外部势力对东南亚的渗透也不可忽视,但正如王毅在会见越南外长时所强调的,“反对单边主义,维护自由贸易规则”,六国的共同利益远大于彼此之间的分歧。
正如泰国外长玛里所言,“在中国的战略引领下,澜湄合作将为区域的繁荣与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。”在这个变局交织的时代,澜湄合作不仅是东南亚国家的机遇,也是世界的期待和榜样。